洁蕊堂五彩凤尾尊(编号0258)之空城计

  • 藏地 :美国 洁蕊堂

  • 纪年 :1662-1722(康熙)

  • 尺寸 :高 47厘米

  • 工艺 :五彩

  • 器形 :凤尾尊


  • 主题 空城计

    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蜀汉丞相诸葛亮导演的“空城计”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不过,在史学家陈寿所撰《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并无此记载。后来,南朝宋文帝命中书侍郎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用当时还存世的书籍来为正文作补充或引证。裴松之“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涉及史书达一百五十余种,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如今都已亡佚。裴松之在注释《诸葛亮传》时,引用了“郭冲五事”。郭冲生活在晋代初年,离开诸葛亮的时代不远,听说过他的许多事迹,认为诸葛亮“权智英略,有逾管(仲)、晏(婴)”,因而写了诸葛亮的“五事隐没不闻于世者”来弘扬他的丰功伟绩,史称“郭冲五事”。其中之一,即诸葛亮在司马懿面前摆的这出“空城计”。按照郭冲的说法,诸葛亮屯兵万人在阳平,司马懿率领二十万大军前来围剿。当大军逼近之时,诸葛亮已经来不及调兵,明显寡不敌众,军中将士都大惊失色。唯有诸葛亮依然神定气闲,命令军中偃旗息鼓,将士不得随便走出营帐,同时又命令打开四方城门,安排军士打扮成平民,同平时一样打扫街道。司马懿大军兵临城下,看到城内平静如常,想到诸葛亮历来用兵谨慎,就怀疑在这平静的背后是否埋有伏兵,不敢冒然进军,遂退兵,去了北趣山。第二天吃饭的时候,诸葛亮对在座的将佐笑道:“司马懿必谓吾怯,将有强伏,循山走矣。”裴松之作为严谨的史家,认为“(郭)冲之所说,实皆可疑”,因此在引用郭冲的文字之后,“随事难之”,提出自己的质疑。比如,根据史实,当诸葛亮驻扎在阳平的时候,司马懿还在当他的荆州都督,住在宛城,两人风马牛不相及。而且,要是司马懿真有二十万军队兵临阳平城下,即使怀疑诸葛亮有伏兵,也可以包围他几天,也不至于马上就率领大军离开啊!



  • 瓷器描述 :凤尾尊自肩部以下通景描绘“诸葛亮城头焚香抚琴”和“司马懿调转马头”两个“空城计”故事中的关键场景。高高的城墙门洞之上,诸葛亮端坐在前,身边站两名侍从,一人捧,一人持鹅毛。诸葛亮头扎小巾,身着绿绸对襟氅衣,意气自若,神情自然地面对司马懿大军。底下城门口三名军士乔装的平民正拿着扫把簸箕洒扫门道,旁若无人。一名白面无须的少年将军骑白马,倒提一枝方天戟,红缨前带有两个对称月牙锋刃。他一定已经看到焚香抚琴的诸葛亮,感到非常惊讶,所以连忙拨转马头来向司马懿禀报。司马懿留着八字胡,骑一匹黄毛黑鬃马,头戴簪缨兜鍪,身披锁子甲,正以不相信的眼光回望着诸葛亮的方向。一名络腮胡子的马弁在他身后打着帅旗。 因为瓷的画工手边有五彩颜料,凤尾尊这种陈设瓷要求色彩鲜艳绘工精细吸引人眼球,瓷画上的细节更为丰富。诸葛亮背后树起一架大立屏屏风上绘青绿山水,城楼上布置成房间,一边扎起了绣花帷幕,城墙一侧还窜出来浓绿树枝。瓷画上的司马懿倒提长枪,衬托出他沮丧的心情,司马懿周围随从末将穿着整齐,与城内相互对峙呼应。而版画插图上的次要人物则散漫无章法,城门旁一人在自顾自扫地,司马懿马前的一堆人手中拿着的与其说是武器,不如说是道具,应该是有秩序的兵丁,却成了闲着的看客,让司马懿形只影单,仅仅与其掌旗的马弁作伴。


  • 视觉元素 (0)


  • 同主题参考图像



    '康熙五彩人物故事图纹盘之空城计'



    '故宫青花人物故事图纹盘之空城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