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 :巴特勒爵士 纪年 :约1655-1661(顺治) 尺寸 :高 44 厘米 口径 20.5 厘米 底径:15 厘米 工艺 :青花 器形 :觚
主题 :佛殿奇逢
出自《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进京赶考的张生途经蒲津关歇脚,去当地古刹普救寺游玩,迎面遇见了因旅途羁留暂住寺内的相国家小姐崔莺莺。平时没有机会见到如此天姿国色的张生,只觉得眼前南海水月观音现身,一时间“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陪伴张生的和尚法聪见到张生行为失态,连忙提醒他休惹事。另一边莺莺的丫鬟红娘注意到附近有陌生男人,赶紧催促小姐移步。莺莺在离去时回首对张生望了一眼。
《佛殿奇逢》亦称《惊艳》,是《西厢记》中最有名的一场戏。在这出戏中,男女主人公张生和莺莺第一次邂逅即擦出火花,开后来剧情发展之滥觞。同时,青年男女一见钟情的故事特别招人喜欢,《佛殿奇逢》作为一个诗情的创意,从最初的文字描写到后来的剧本插图,再到真人表演,期间容纳了无数艺术家的智慧和心血。同时,《佛殿奇逢》在世间呈现的各种版本也直接间接地反映了创作者、观者、赞助人等各方自身的经验意志和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在《佛殿奇逢》画面中,男主角张生的形象始终不变:他就是在痴迷地想方设法多看一眼莺莺。另一方面,女主角莺莺的变化最大:她或者是按奈不住好奇心在天真地回看,或者是在与红娘无心闲聊,视近旁的陌生男人为空气,但是,最多的形象,特别是在近代最多的形象是莺莺羞怯地低眉垂眼,甚或以扇遮面。最后这个形象符合了社会中掌握话语权的男性对年轻女性的期望和想象,因此得以流布最广。
瓷器描述 :觚瓶瓶身上为我们后人保留了一幅世所罕见的明代青楼生活图景:女优在内园排演折子戏。图中所绘的演出场地简单实用,基本家什一应俱全,应该是当时一种演剧情形的实际写照。假山旁的草坪上支起一架三曲白屏风,前面铺一张氍毹,四名身材苗条的倡优正在上面各显其能。倡优扮演两男两女:两男中左边那位戴着顶僧帽、穿斜襟大袍,右边的那位头戴缀有两根软翅的唐巾、手摇折扇、身着当时流行的花绸衣。两女一高一矮,高者左手执一花枝。图中演剧的布景、道具都极简约。屏风素白,在伶人身后反衬其戏服的斑斓。在舞台的一侧有木制素衣架,上面参差搭挂着换场要用的行头,屏风也许还可以在演员换装时充当遮人耳目的屏障。两位正在吹吹打打的乐师一站一坐;身后是一张线条简洁优雅的马蹄足八仙方桌,桌上放着一函戏曲脚本。
觚瓶上绘画旁边录词一首《调寄《秋月圆》》,内容为向倡优传授戏曲表演的诀窍。词曰:“悲欢离合,会宜处,难指教,世态人情好自描。随机儿景憑心巧,声音儿须作娇,身分儿要窈窕”。“悲欢离合”四个字中表达的人类情绪和人生经历,不仅是世态人情的写照,还是传统戏曲中人物命运展开的惯用程式,剧情中的人物离散失所的“离”能够使戏曲折复杂,而人物重逢会合的“合”则与大众对于“大团圆”结局的期盼对上了口。
视觉元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