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 :巴特勒爵士 纪年 :1673(康熙) 尺寸 :高5.5厘米 口径27厘米 足径 16厘米 工艺 :青花釉里红 器形 :盘
主题 :佛殿奇逢
出自《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进京赶考的张生途经蒲津关歇脚,去当地古刹普救寺游玩,迎面遇见了因旅途羁留暂住寺内的相国家小姐崔莺莺。平时没有机会见到如此天姿国色的张生,只觉得眼前南海水月观音现身,一时间“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陪伴张生的和尚法聪见到张生行为失态,连忙提醒他休惹事。另一边莺莺的丫鬟红娘注意到附近有陌生男人,赶紧催促小姐移步。莺莺在离去时回首对张生望了一眼。
《佛殿奇逢》亦称《惊艳》,是《西厢记》中最有名的一场戏。在这出戏中,男女主人公张生和莺莺第一次邂逅即擦出火花,开后来剧情发展之滥觞。同时,青年男女一见钟情的故事特别招人喜欢,《佛殿奇逢》作为一个诗情的创意,从最初的文字描写到后来的剧本插图,再到真人表演,期间容纳了无数艺术家的智慧和心血。同时,《佛殿奇逢》在世间呈现的各种版本也直接间接地反映了创作者、观者、赞助人等各方自身的经验意志和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在《佛殿奇逢》画面中,男主角张生的形象始终不变:他就是在痴迷地想方设法多看一眼莺莺。另一方面,女主角莺莺的变化最大:她或者是按奈不住好奇心在天真地回看,或者是在与红娘无心闲聊,视近旁的陌生男人为空气,但是,最多的形象,特别是在近代最多的形象是莺莺羞怯地低眉垂眼,甚或以扇遮面。最后这个形象符合了社会中掌握话语权的男性对年轻女性的期望和想象,因此得以流布最广。
瓷器描述 :巴特勒家族所藏的这件清代康熙年间瓷盘,釉面肥润,胎质细白,钴料发色青翠,铜料呈色嫣红。盘的背面有钴蓝楷书康熙干支纪年堂名款:“康熙癸丑中和堂制”。刘新园先生根据在景德镇珠山御窑厂遗址发现的“中和堂”款瓷片,断定“中和堂”款器为御窑(《瓷艺与画意》香港艺术馆编制,香港市政局出版,1990年版,第76页)。也有学者认为文献确切记载的“中和堂”要晚至乾隆三十七年(1772)才在颐和园的绮春园中出现(《圆明园资料集》,舒牧等编,北京:由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第211页)。我们无法确定康熙年间的中和堂是否为当时皇宫的一部分。尽管如此,可以肯定地说,此器的定烧人是朝廷显贵无疑。因为此器还有“姐妹盘”《隔墙酬和》和《倩红问病》存世,所以应当是作为成套陈列瓷烧制的,极可能在钟鸣鼎食之家当过摆设。
写《红楼梦》的曹雪芹为康熙时朝廷显贵江宁织造曹寅之后。小说中的一家之主贾母明确表达过对于青年女子不守闺范的鄙视态度:“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的那样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也没有了... 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第五十四回)。可以想见,这样的社会氛围不会容忍一个满怀兴趣地在看着“清俊男人”的莺莺。因此,“中和堂”这样的簪缨之族定制瓷器图纹,就会遵循宫廷教坊摒弃淫亵不恭之剧的传统,严格“政审”。同时,瓷画匠也会自我约束,格外顾及画面是否符合对女性的礼教闺范。在巴特勒瓷盘上,比起木刻版画中几番改动之后的莺莺形象,其外貌动作刻画得更为得体:莺莺从眼角余光里得知有个青年书生在倾身延颈呆看她,即垂眼帘作矜持状,唯恐“眼波才动被人猜”(李清照《浣溪沙》词中句)。在此图中,莺莺右手依然捻花枝,不过左手中已多了把收拢的折扇,似乎在为后来瓷器上多见的展扇遮脸形象埋下伏笔。
美国历史学家史蒂芬·柯恩在其著作《爱目:1840年至1900年英法画作和小说中的凝视》中得出结论:在十九世纪下半叶,英法画家在一个画面中表现青年男女的时候,典型的场面是“……男子热情地凝视女子,而女子则转头垂目,表现她们恪守闺范”。(纽约:纽约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第7页) 评剧演员新凤霞曾经回忆自己当初演练戏曲《凤还巢》的情景:戏中程雪娥唱道“适才绿琴一声禀,来了寒儒穆相公。虽然是女孩家要守稳重,出香兰看穆郎本是奉命而行;悄悄地在窗棂上戳破一个小孔...女孩家实难舍窗内之景,被姐姐她看见难以为情”,“在这几句唱当中有偷看、胆怯、怕羞等动作。” (《回忆梅兰芳老师》《旧影: 一代孤高百世师》刘琅,桂苓编 北京: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5年版,第335页)
视觉元素 (0)